人間通訊社

2025年08月13日 星期三
星雲大師全集
首頁 > 全球宗教 > 佛光新聞> 第23期短期研究班 從《吉祥經》論人間佛教的學理依據

佛光新聞

字級

第23期短期研究班 從《吉祥經》論人間佛教的學理依據

【人間社 李慧琳 高雄報導】 2024-09-12
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第23期短期研究班,9月11-12日邀請上海大學歷史系教授程恭讓線上講授「從《佛說吉祥經》再論人間佛教的學理依據」,帶領學員系統而深度地探索《吉祥經》的佛法價值及其對現代人間佛教的學理意義。

程恭讓首先說明,「吉祥」一詞是佛教傳承自印度宗教及哲學的傳統,表達期待人生成功與福祉,期待家庭、國家、眾生和平安寧、繁榮興旺的文化意識。而《吉祥經》緣起於要解決外道所提出「吉祥」的問題,在當時「吉祥」被視為「世間諸國人民所行」的問題,易言之,它是人類社會及生活中一個具有普遍實踐意義的問題。

程教授指述《吉祥經》有兩個核心概念,其一是「福善」,另一是「吉祥」。「福善」是指幸福的人生狀態,包括現世及後世一切使人感覺到幸福的事物;而「吉祥」則是使人生幸福狀態得以實現的方法。佛陀在本經中曾說過有三十七種「吉祥法」,諸如:要親近智慧的人、要有正確志向、要有謀生技能、雖與世間法打交道,但其心不動搖等等。

「綜合言之,《吉祥經》是以世間法作為吉祥追求的事實基礎,以出世間法作為吉祥追求的理想境界,並以世間法與出世間法的融會貫通,作為日常修持的基本路徑的義理體系。」程恭讓指出,此種義理體系,不正是現代人間佛教最為根本和最為著力的具有統攝性和方向性的思想原則?

他表示,佛光山開山祖師星雲大師是一位具有強烈的吉祥意識和吉祥智慧的現代人間佛教導師。凡是曾參訪佛光山全球道場的人,都會感受到不論出家眾或在家居士,其言談舉止常會稱道「吉祥」。「吉祥」一詞已成為全球佛光山道場的通用問候語,也成為佛光山人間佛教日常生活中的標準禮儀用語。

程恭讓進一步闡述,大師所提出「共生吉祥」的理念,不僅重視「每一個人」的吉祥,更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吉祥,乃至「社會國家」及「各種生命」的吉祥。「共生吉祥」是對於佛法傳統吉祥理念一個很重要的現代詮釋,不僅具備現代性的義理指向──追求個人的福祉、安樂,更包含後現代性的價值旨趣──追求人與人之間,乃至生命與生命之間的福祉與安樂。

程恭讓最後總結,佛光山道場不僅把佛教傳統的吉祥智慧與中華文化的吉祥意識予以整合,更使佛法吉祥智慧禮儀化為當代佛教徒日常生活言語的一個佛教道場。因此,從現代人間佛教視角解讀早期佛教經典《吉祥經》,確能體證現代人間佛教與傳統佛教智慧在精神內涵方面的一致性。
12345678910第1 / 933頁
追蹤我們